著作人

2011年1月27日 星期四

皈依及受八關齋戒心得

註:作者李萬旭/學佛約1.5年

從一年多以前,透過孟儒師兄與春樺師姊的引介,我與同修玉好師姊,一同進入了「金剛山般若學苑」研讀修持《菩提道次第廣論》;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中,我們隨著班長清美師姊、副班長瓊燕師姊,執事邱蘭師姊等先進研讀《廣論》,透過班上的分配消文、聽師父的開示錄音、自己的研讀的串習、共修的消文研討,以及參與學苑的出坡與義工等等,漸漸的讓自己在心緒方面,有了相當程度的改變,尤其透過師父的開示,以及出坡當義工時的內心體驗,啟發了自己對平時發生在眼前的人、事、物,有了更深、更正向、更認真的思惟,這整個過程中,也讓自己發現更多的「自己」,正如「皈依法會」正行的第一階段,賢法師與延法師首先引導的「發現自己所擁有的,與自己對話」;當天賢法師提出這個議題時,自己第一個想到的,竟然不是我目前所擁有的「房子」、「車子」、「妻子」、「孩子」,還有「銀子」,而我第一個想到的,竟然是每個星期去學苑上《廣論》研討課的同修們,以及當天在大殿前面的法師與僧團,說實話,當時這個念頭還真的讓自己都覺得意外,這不是一直以來的我,也不是自己原來所追求的「念頭」與目標,當時想到這裡,覺得「自己竟然被改造了」!

接著再思索著,從報名參加「八關齋戒」與「皈依」的最初想法是:都學了一年的《廣論》了,看到師父與僧團,還有學苑「淨智」團體的用心,自己也想有更精進的學習欲望與需求,就應該配合一下「登記吧!」;當時抱著「戒慎恐懼」的心報名了;在第一天的「八關齋戒」中,自己還一直抱著「鎮定」「隨順」的心(隨順學苑安排的流程,照著做,就算完事了)!可是在第一天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會不由自主的去思惟:我今天為什麼會在這裡?我真的要堅定的受持「優婆塞」的戒律嗎?我真的能在這兩天一夜的齋戒中,不起煩惱的做到所有的戒嗎?等等~~等等;但是第一天的課程結束,晚上進到「義德寮」,我睡在床上,看到「阿寶」師兄盤腿打坐,我自己也不顧頭頂的蚊子「嗡嗡叫」,還有窗外那盞刺眼的路燈燈光,還有很多年很多年沒睡過的硬板床墊,靜靜的睡了;第二天一早起床,我對「阿寶」師兄好奇的說了一句:早啊!你好棒呦,睡前還打坐!阿寶師兄馬上回答:我習慣了,你也不錯啊!你都「吉祥睡」ㄟ!就這麼短短的「破戒」談話中,讓我覺得:「法」真的可以讓一個人改變自己的習性,更獲得「清淨」與「簡單」。

在「皈依法會」當天,因為我與廉凱師兄,被清美班長與執事提名代表參與「皈依眾」「請師」儀軌,在幾次的重複練習過程中,我因為膝蓋疼痛,突然的問延法師:有沒有「拜墊」?延法師也很乾脆的回答:沒有ㄟ!自己心裡想:這大概是儀軌吧,忍一忍就過去了!當時,儀式的執事師姊,還對排在請師隊伍最前面的我跟「丘妹妹」喬瑀師姊說:你們兩位走對了,後面就都會走對的(壓力好大,又一次的「戒慎恐懼」)!但是,當真正的「請師」儀式開始,我依循著「請師」隊伍,按照原先練習的路徑與步伐走著,一出大殿,我看到師父端坐在法座上,但是法座前面的景像變了,跟之前演練的不一樣了,中間少了一個「拜凳」,反而多了兩個蒲團出來,變成三個蒲團放在那裡,當時我偷偷的看看旁邊的喬瑀師姊,心想:不曉得她知不知道為什麼嗎?我看她也傻眼了!我想這下糗了,等下不知道該怎麼辦!結果懷著「戒慎恐懼」的恭敬心,捧著「八吉祥」之一「寶瓶」,一步一步走著,等「主代表」阿寶師兄就定位以後,再看我與喬瑀師姊走到之前演練的位置,看著眼前的蒲團,我心裡才恍然大悟的明白了!當時自己內心的感動,馬上現起的意念是法師的慈悲與智慧。

一直到「八關齋戒」的第二天,「皈依法會」的前行儀軌結束,在「正行」的課程中,我才慢慢的從自己煩惱「戒慎恐懼」中甦醒過來。

因為從前一天依循著「八關齋戒」的律儀過程中,讓自己發現,原來本身一直以來的「習性」是什麼?自己要學習的,與自己要克服的是什麼?以及自己應該從何處開始去「調整」「矯正」自己的心緒?兩天一夜的法會結束後,回到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廣論》很快的再翻一遍,從「造者殊勝」、「聽聞軌理」、「親近善士」、「修習軌理」、「暇滿」、「道次引導」、「念死無常」、「三惡趣苦」、「皈依三寶」,一直到「深信業果」,這不正是這兩天來,在腦袋中不停的「想東想西」的答案嘛!只是平常自己的心不夠「清淨」,沒有完全升起自己對三寶的「敬信心」,當然沒有辦法讓自己更深入的「了解自己」,更不用說了解「自己真正擁有什麼」了,當然也更不用說求「精進」了,平常只在乎的事是像不像「佛弟子」,像不像師父的「好弟子」,只用凡夫心去評量自己的「樣子」,而忽略了內心真正的「持戒」「串習」「調伏」「精進」;當天很快的看了一遍《廣論》之後,才覺得師父與法師的智慧與慈悲,也才知道僧團為什麼如此的「喜悅快樂」,自己應該要再用更多時間與精神在「精進自己」方面,除了已經「施行」了四、五天的「齋」(過午不食的素食)要堅持外,還要多用一些時間,經常的按照《廣論》所教導的來「檢閱」自己,讓自己從外在的「像佛弟子」,進而讓自己的內心與習性,成為已皈依佛法僧三寶,誓守『優婆塞』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在家佛弟子;以及再利用更多的時間與精神,參與學苑的工作,透過工作學習「借事練心」,讓自己能夠累積更多的福德資糧,成辦更多自利利他的「事業」。

說到這裡,又有一個現前的事實,跟大家分享,只要我們自己生起一個強烈的、真實的對「正法」希求的心念,真的就會有讓自己累積資糧的機會,在法會中,自己緣念祈求,要用更多時間與精神在「精進自己」的功課,在法會結束後的第二天,接到「淨智」趙處長的電話:萬旭師兄有空嗎?有空來學苑講堂一趟!我當下就答應了;當去了講堂,才知道是ㄧ份護持「妙行一般」與「妙滿二班」要移至講堂二樓的佛堂上課,由我來負責佈置講堂,以及負責音響的工作機會,因為這兩堂課是師父親自上課,說也奇怪,這次我不但不會「戒慎恐懼」,反而非常隨喜自己的福報,我的第一次成辦學苑內部工作(以前在山上與講堂外部的出坡,也不少,只跟著做,做好就好了,但是這次是在室內的,而且直接面對的是師長「好像不太一樣」)!就是直接護持師長的道場。正也說明,只要我們自己有正向勇猛的發心,自然就會獲得「三寶的攝受」,只要我們自己夠猛力勤學,自然會得到「三寶加持」。

在這次的「八關齋戒」以及「皈依法會」過程中,除了自己的思惟心得,更要再這裡感謝師父的智慧開示,與兩天的活動,師父不停的在「方丈室」與大殿之間,進進出出,我們在大殿共修時,師父除了正開示時,在法座上,其他時間也沒閒著,不是在大殿後方靜靜的坐著,一起看法師主持,或看影片,師父更不時的關注著每一個人,甚至最後還在法師主持課程中,進到大殿前的法座上,陪著大家一起進行,所有的舉止眼神,就好像父母親在看孩子參加「入學典禮」那樣的神情,從頭到尾的關懷,關懷每一個段落的進行,關懷每一個段落的進行,關懷每一位皈依學員的慈悲心,感動呦;還要感謝賢法師與延法師的智慧引導,讓我們了解認識皈依的對象、讓我們了解皈依以後要怎麼做、怎麼想;還有「快樂僧團」的陪伴;以及許多「增上班」的師兄、師姊的護持,讓我們可以順利的依循所有殊勝的儀軌進行「皈依」,由衷的感謝你們的護持與協助,還有「淨智」處長趙師兄兩天的陪伴,讓我印象深刻的,「八關齋戒」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從「義德寮」走進山門,第一個看到的就是趙師兄,站在那裡跟每一個人說:早啊,阿彌陀佛,要帶《廣論》噢!真的是辛苦了。

「八關齋戒」讓我體認很多,也讓我感動很多,更讓我覺得:我跟對了人(師父、法師、淨智)、跟對了境(三寶、金剛山、般若學苑),其他的就要靠自己的「起心動念」以及「發心精進」了,祝福自己,也祝福所有的同行善友,更要祈求師父法體安康、法輪常轉;祝福賢法師與延法師,以及僧團,身體安康,常施法義,福德增上。

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奶奶從繪本裡走出來了

註:作者張惠敏/金剛山文教課讀經班老師
今天做了一件這輩子從未做過的事,那就是到仁愛之家教老人家們唱歌。我怎麼也沒想到要如何與這樣的老人家有互動,就傻傻的先答應了。殊不知這門課竟為我的生命帶來了相當的震撼與悸動。
從一出門我就一直祈願,因為不知道待會兒會怎麼樣?老人家會不會理我都沒回應?我想到的畫面就是常常看到有些坐輪椅的老人被菲傭推出來曬太陽的樣子……後來決定還是把自己的心全然的擺上,祈求有妙音天女、龍天護法相隨,一切順其自然吧!
等一到達現場,有點傻眼,怎麼最近跟映芯講的繪本故事裡的老奶奶彷彿在眼前。這些天和映芯互動的繪本剛好是例如「奶奶慢慢忘記我了」之類的書,我想說的是「奶奶從繪本裡走出來了」。很奇怪的,我從一進現場就隱約聞到花的香味,一直到教完歌唱,巡視了現場並未看見有鮮花。事後問其他人並沒聞到啊!
我觀察老人家們專心聽著魏老師娓娓道來有關佛學的概念,真是佩服魏老師信手捻來都是生活故事的比喻,有人和魏老師互動著,有人因礙於身體的不便只是專心的注視魏老師,也有老阿嬷坐著輪椅睡著了。
等我上講台時,大家閃亮亮的眼神注視著我,連睡著那位阿嬤也醒來了。我向他們以「阿公、阿嬤」稱呼,老人家好高興呢!可愛的是阿公、阿嬤們舉起手來跟著我做動作「一閃一閃亮晶晶」時的模樣,唱的歌也沒有對上拍子,可是他們好高興,進行到一半時有阿嬤又睡著了。單純的快樂在每一位阿公、阿嬤的身上彰顯出來,我真正看到了什麼是「天使的笑容」,著實的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我們人的本質就是這樣的純真樸實,簡單的快樂不用心機,而且不求回報。不過我想他們一定渴望著一件事,就是天倫親情的關懷,這大概會勝過我們做一百次的關懷吧!等到唱最後一次時,那位睡著的阿嬤又醒來了,又跟著我們「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比動作,真是可愛極了。
回家路上悸動的心並未平復,腦中還在想著阿公、阿嬤說的某人走了,甚至有位阿嬤前晚才走。此時車上放的音樂是我之前的創作音樂「祈願」,感觸極深,於是眼淚潸然流下。音樂一開始是收錄映芯的笑聲,說出「媽咪,我愛妳。我會乖乖的,等我長大,我會牽著妳的手,一直走下去。」此時的我,衝動的想飛奔回到我母親的身邊,告訴她,我有多感恩她、多愛她!謝謝她給我暇滿的人身,讓我可以付出,做一些良善的事,也包括音樂創作,文教、三寶的承事。
這首音樂與今天的心緒也非常貼切,緣由是看到一篇老人院的文章有感而發所作,我截取它的內容並放在音樂中旁白著,大意是這樣: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繫鞋帶、扣釦子、教你穿衣服、梳頭髮。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你的笑聲,依稀在我耳邊迴盪。孩子!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走不動。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陪著我,慢慢的走。就像當年,我帶著你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我會把我今天的生命感動與我最愛的孩子分享。傍晚時我真的帶著我的孩子回娘家,心情激動的告訴母親,我感恩您!跟她說我今天到仁愛之家關懷老人的事,並告訴她好想念最愛我們的外婆。媽媽給我和孩子一個世界上最溫暖的擁抱。我發現母親的淚水也在眼眶裡打轉著。
知福、惜福,感恩是此時的心情寫照,為了回報父母恩我更要發揮我的良能再造福。也更要感謝師長的手從來沒放開過我,就像我的父母一樣,生生世世都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