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人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這些日子以來 我才知曉師父的用心

今後我會更謙卑

增上一班

針對今年初師父交待的四項功課,被要求要繳交心得文字。回顧之際,心緒萬端,姑且略言其一。

自從師父開辦「法人事業」,尤其是文教與慈心部份──開設里禾及禾香,開設兒童讀經班,家長成長班;學苑投入大量的人力、時間。我並不以為這是很好的決定。

今年的「講經暨廣大供養法會」中,師父屢次言及開辦法人事業,是為已經讀《廣論》的同修,增強淨信心;及為引導社會大眾,進入「廣論研討班」。我不禁思維:是如此嗎?四項功課中的「行十善業道」及「感恩團體賜恩澤」的內涵,就是開辦法人事業嗎?

雖然說,“里禾有機商店”及“禾香四季蔬食坊”可以與「不殺生」作結合,是開設與社會大眾接觸的窗口,但更根源處不是在「廣論研討班」中,思惟廣論法義嗎?同修們已經到了可以知見與行持合一的階段嗎?聞思修廣論法義,已經到了對「一切聖教無違」形成定解了嗎?

我實在是資質愚劣!這些日子以來,我未能知曉師父的用心,或許如《廣論》P.203 L.9所言:「盲閉慧目步蹎蹶,欲利世間有佛種,何人不起悲憫心,誰不精勤除其愚。」我看不見團體的恩澤,又如何去感恩團體呢?或許我不是大乘種性,生不起利益世間的悲愍心,甚至於我也沒有能力除去自己的愚癡,遑論除去他人的愚癡吧!

這次師父開示《入行論》法義,其中「安忍品」第31偈頌:「是故一切法,依他非自主,知已不應瞋 如幻如化事。」我以為我知道「依他非自主」是什麼意思。其實,到了這次法會中,我遇到了萬旭師兄,我才略知「依他非自主」所指為何?才略為能安忍的看見團體的功德──感恩團體賜恩澤。以前我試著從勇政師兄和鳳娟師姊身上去看慈心事業的功德,看見他們進入團體後的身心轉變,是很讚歎他們的行持,但是卻無法把他們的言行定義為是「思惟廣論」與「行十善業道」的結合,更無法確實連結到「感恩團體賜恩澤」上面去。

萬旭師兄是個優秀的人才。第一次遇到他是在景賢講堂;當時交談不多,然而心中很為團體高興──有這群新血輪加入。萬旭師兄、玉好師姊,進入廣論研討班後,表現穩定,令人印象深刻。最近萬旭師兄有緣服侍師父──為妙滿二班護持音響設施。一直到這次「講經暨廣大供養法會」,他又作了許多護持工作,我有幸能知道以下事實:他原是國家培育的優良人才,後來轉換人生跑道;他的生涯充滿許多精彩。當時他護持妙滿二班的音響工作時,並不知他在妙滿二班上課前,拖地、排座椅、調好麥克風後,是否就完成了他的工作?還是要當場守護,隨時聽候差遣?這些工作內容,及完整規劃──包括「備案」,是否是他的責任範圍?以他對「管理」的修為,他心中難免對於交待工作時的模糊,有些疑惑。然而他做出了──在當場守護的決定。因為妙滿二班在二樓「佛堂」,落地玻璃門對開,門外也無遮處!所以他無處可躲;就被師父招手要他進去隨班就讀,他欣然同意。我當然讚歎他被師長護念──師父的善巧方便,慈悲護念我們是無庸置疑的。然而我欽佩萬旭師兄的「守護」、「決定」與「欣然同意」;才會有今天他在師父講經暨廣大供養法會中的全勤護持。換成是我的話,我早就辜負師父了;遑論有今日的圓滿究竟?

萬旭師兄在團體中的功德,應會產生許多作用。他教我「如幻如化事」的作用。我以為我知道凡事無自性而有作用;其實我並不知,以前我會瞋,無法安忍,就是明證我不知「如幻如化事」;我只是略為翻閱《廣論》罷了。我聞思廣論並未到成定解的程度。仍離正確知見佛法很遠。應如萬旭師兄善知緣起,完成業果作用,方是正途啊!

「感恩團體賜恩澤」今後我會更謙卑的研究廣論,期待能開展慧目,在佛學的道路步伐踏實,種些成佛的種子。期待自己能從「下士」往上提昇;畢竟成為大乘種性之人,要先種善根、建立正因、得到助緣、並非一蹴可及;我要努力的功課還很多。唉!今年就要結束了!我到年終才知曉師父交待功課的意涵。駑鈍如我,還有機會除去我的愚癡嗎?最少是不離開這個團體吧!勉勵自己累積點滴心得,咀嚼消化法義,醞釀清淨的信心吧!

P.S.今天我沒接送采如師姐到山上參加水懺法會,萬旭師兄詢問采如師姊,為什麼沒看到我?采如師姐說我晚睡未起,早上出門前沒叫醒我;所以自己騎車上山。萬旭師兄說:「那麼以後我打電話叫他起床!」采如師姐說:「好啊!謝謝你!」我聽了采如轉述後,心想:「這是個什麼團體?在家睡覺也會被叫醒?我家同修都放我一馬了,其他同修還要這麼照顧我嘛!」但我轉頭一想,跟采如說:「下次就拜託萬旭師兄打電話來吧!」真是「感恩團體賜恩澤」啊!

我這樣讀廣論

心靈的歸宿

妙圓六班母班 妙滿一班隨喜 魏道欽

一、 前言:

在因緣際會之下,約兩年多前帶小孩伯恩來金剛山般若學苑參加兒童讀經班,我則參加家長成長班。兩年多下來,伯恩的進步,以及我個人身心的增長,可謂收穫滿滿。今年六月中旬開始參加妙圓六班修讀《廣論》,初學佛法,誠惶誠恐。

二、 我的修讀時間:

調整作息習慣,善用空閒時段:原來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調整為五點半起床,並充分利用晚上時間。平日少看電視,少上不必要網站瀏覽。我還儘量利用星期六、日的假日時間修讀,並將下一堂課修讀範圍的錄音DVD分段拷貝於隨身碟上,利用空檔隨時聆聽師父講解。

三、 我的修讀方式:

每個星期五副班長分配下一堂課修讀的範圍後,我回家先將師父的錄音DVD全部聽一遍,並盡可能於《廣論》讀本以鉛筆批註,接著針對一些相關典故、詞句、名稱等上網搜尋資料,以求徹底了解。例如:師父提到佛陀一生行誼時,就上網下載「釋迦牟尼佛傳」仔細閱讀,感受佛陀的偉大。

接著再利用電腦仔細聽師父的錄音DVD,並同時打開Word檔,將師父的講解及開示逐一記錄,若聽不清楚之處,則重復聽多遍,務求明確了解。

因為我係中途插班妙圓六班,本班進度已至「下士道皈依三寶」109頁,為補足前段空白,遂利用每星期六帶小孩就讀青少年成長班的時間,隨讀新開班的妙滿一班。感恩般若學苑悉心的安排,讓我有從頭開始修習的機會。

四、 修讀感言:

佛門深似海,佛法淵源廣博。「學然後知不足」,2500年以來佛陀祖師們流傳下來的經律論三藏寶庫,對於初涉其中之我,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盡是充滿新奇驚喜。

《廣論》是一部利益眾生的寶典,雖然我是從「下士道皈依三寶」中段開始讀起,但無礙於了解領悟,只要確實依照宗喀巴大師所言,及師父在錄音帶的開示,身體力行努力去作,確實做好聞、思、修的功夫,必定獲益匪淺。

926於般若學苑大殿釋迦牟尼本師前,蒙師父接納參加歸依法會,正式成為佛門弟子。當班長交給我歸依證時,上面記載師父給我的法號「圓泰」,乍見似曾相識,滿心歡喜,當下充滿莊嚴溫暖幸福感覺。歸依後心靈已找到歸宿。願從今而後一切思想意樂、行事作為等當遵循師父的教誨遠離十不善業,依教而行持戒而守,多行佈施多造善業。

感恩佛陀及師父的慈悲引導、感恩般若學苑法師們及兒童讀經班、家長成長班執事老師、妙圓六班、妙滿一班執事們的辛苦付出。

佛菩薩有聽到我的祈求

我得到大加持

增上一班 曾天鍾

我是在人生最低潮、最落魄的時候,親近師父的。那時我事業失敗,家庭破碎,連生命都差一點救不回來了。那時的我,如果沒有師父的攝受,法師的幫助,和同修們的鼓勵;我根本就走不出來。那時的我,被策發了對三有的厭離心,自己的生命也改變了不少。

這幾年我在學法上有些障礙;我坐久了就會打瞌睡,連聽法也不例外。最嚴重的是:聽完了法,就忘了剛才師父講的內容;更別說要去思維了。這幾次的精進用功,我一直祈求佛菩薩加持,讓我能克服自己學法上的障礙。

我想佛菩薩有聽到我的祈求!

精進用功上課時,法師對於我聽法睡覺,當眾呵責!當下我努力提起心力;可是身體不聽話,還是繼續睡;又被法師當眾呵責!這次我當下不知如何自處!甚至起了暫時離開這個師法友團隊的想法。我想說:先將自己的身體調養好,不要一上座,就不由自主的睡覺。當這個念頭生起時,我馬上又想到師父對我的恩德──沒有師父的話,哪來今天的我!我又想:法師不是要當眾給我難堪,法師是恨鐵不成鋼!法師要我遠離修習中昏沉的過失!是要提昇我,不忍心我一直停在那裡!可是我當下怎麼只有想到自己的感受問題,沒有體會師長的用心。我不是曾發願:要生生世世跟著師父弘揚教法嗎?怎麼只一點點小小的挫折,我就要離開呢?而這個境界不正是我對佛菩薩的祈求嗎?現在佛菩薩透由法師給我最大的加持,讓我清楚的面對自己,我應該高興才對!為什麼我會起這種心念呢?無非是無明我執作祟!法師給我加持,我沒去觀功念恩,反而非理作意!

好在我平常對師父教授都有串習!所以當下我又把心念拉回來了;去用心思維:法師對我用心,是不忍放棄我這愚鈍的弟子,我應該感謝法師讓我有進步的機會才是!

在此我要感恩師父,感恩法師,感恩這個師法友團隊!讓我能在這裡成長。如果說我有一點點的進步,都是您們的功德!